文苑撷英
潘想开 散文——《读书,行走在生命的春天里》
读书,行走在生命的春天里
六点钟习惯性醒来,窗外鸟儿的羽翼已剪开晨曦的曙光。起床洗漱,匆匆迈步在去公司的路上,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。
每个生命都有其自行的轨迹。在命运的轮回中,我背井离乡,远嫁他乡,亲人分离,工作艰难,生活奔波,真是剪不断,理还乱。如烟往事把我带入迷茫之途,生活如云山雾罩,看不清前方的路。“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,到哪里都是流浪。”
春天来了,草长莺飞,正是踏青的好季节。友人看我沉郁,于是说,去野外放空自己吧。看田野和山林一片绿绿葱葱,便想起简嫃笔下那株行走的草,荣也是本分,枯也是本分。荣枯都是生命行走的方式。不管卑微还是高贵,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。当春天来临时,坚忍而卑微的小草依然呈现迷之微笑,点缀五彩斑斓的春天,晶莹剔透的露珠是她感动的泪水,她感激大自然赋予她生命,让她有机会到世间行走一遭。
旅行,是心灵的阅读;阅读,是心灵的旅行。踏青归来,果然渐渐释怀,蓦然醒悟:很久没读书了!有人说,当半夜醒来,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了,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话,说明已经堕落。的确,书本已泛黄,束之高阁,尘封已久,这种“堕落”让我的心颤栗。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、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,让我们也面临“平静书桌”的问题,拷问我们如何安顿心灵的家园。
“没时间”成为我们不读书的最好借口。诚然,每个人都各有各自的生活,但读书与其说是外假于物,不如说是内求于心。“苟能发愤读书,则家塾可以读书,即旷野之地、热闹之场亦可读书,负薪牧豕,均无不可读书。何必择地?何必择时?”
轻拂书卷上的灰尘,再沏上一杯清茶,红袖添香,读书自是韵味悠长。然而,有的人却沉迷于灯红酒绿,觥筹交错,迎来送往。殊不知,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,曲终人散时,内心深处的寂寞尤甚。
其实,选择读书,就等于把生活中的寂寞时光转换成巨大的精神享受。袁枚在《寒夜》中写道:“寒夜读书忘却眠,锦裘香尽炉无烟”;翁森诗云:“读书之乐何处寻,数点梅花天地心。”在无尽的惬意和优雅之中,读书人的精神是那么富足,是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,一如行走在生命的春天里。
当然,我无意说读书本身有多么了不起,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我们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,我们还有追求,还有梦想,还在奋斗,我们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,另一种生活方式。读书未必能让我们大富大贵,但可以让我们在社会立足,可以让我们明心见性,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。
每读一本好书,我都感觉是一次心灵的洗涤,使我的心灵远离喧嚣闹市,使我的心境趋于恬静淡泊,使我的灵魂得以澄明升华。两年前,我通过公开招考,进入公司政工科,生命不息,笔耕不止。每一次走访基层,员工们的敬业奉献,都深深触动了我。是读书,让我重新审视自己;是读书,让我懂得思考;是读书,让我尝试感悟;是读书,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观察,观察身边每一个感人的细节,领悟生活每一个点睛的精彩,记录同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。我那些专注工作、油渍满身的工友啊,你们或许卑微,但你们又是何等的高贵啊!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。如果不读书,我那干瘪的思想和那干涩的笔墨,何以把工友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大美呈现给世人?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,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啊!
读书,是一种向上的力量,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春天。所有的生命都是一种行走,“人不能自外于山水,当我再次启程,我是一株行走的草,替仍旧耽溺在红尘里的我,招魂”。读书,让我们行走在生命的春天里。
(陕钢集团 潘想开)